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单项(25题,25分),判断(8题,16分)双项选择(10分) 名词(3题,9分)简答(5题,20分)论述(2题,20分) 一、 名词解释 第一册 1、 神话——神话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P5) 2、 蜡辞——是远古歌谣,内容表现了人们的愿望:土地不要流失,水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作恶,草木回到它该生长的地方。(P12) 3、 风雅颂——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土之音就是各地民歌。朝廷之音就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官乐。颂是在宗庙演唱的祭歌。(P19) 4、 重章叠句——与简答题相同答案。 5、 诗学四家——与简答题相同答案。 6、 微言大义(或叫春秋笔法)——《春秋》写得十分简约,像大事记一般。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词来表示的。后人称这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P55) 7、 春秋三传——阐发《春秋》的主要有三部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世称“春秋三传”。(P55) 8、 诸子——就是各位先生的意思。有理论、有主张的先生们的著作也称之为诸子。(P63) 第二册 9、 本纪——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共十二篇。(P17) 10、 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记载王侯外戚以及个别有特殊贡献人物的事迹,共三十篇。(P17) 11、 列传——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共七十篇,是《史记》内容最丰富的部分,除了近十篇是一些综合性的记述外,其他都是人物传记。(P17) 12、 表——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就是大事年表,共十篇。(P18) 13、 书——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共有八篇,是各方面的专史专论。(P18) 14、 乐府——指乐府机关,指乐府机关所收集谱曲的民歌。是文人模仿乐府民歌的作品。(P42) 15、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实际只有二十四年,即汉武帝到魏明帝半个世纪就是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代表作家曹丕、曹植、曹操。(P261) 16、 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风”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感受及对读者的感染力,“骨”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应的刚健文辞。建安文学的风骨,具体地说,即真切的感受,炽热的情怀,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太平的渴望,对人民疾苦寄予同情。(P269) 17、 正始文学——正始是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上所称的正始文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