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7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中作业 ——《人间词话》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5月第1版 总 述 王国维先生作为身处清末明初的国学大师,把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相融合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人间词话》可以说代表了他文艺思想的精髓,周振甫称其是“晚清以来轮次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读罢《人间词话》,觉得其最大的用旨在于其“境界说”。前九则集中说明了“境界说”这一理论体系的要义,其后则是一些他的批评实践,有的应用、阐释“境界说”这个理论,有的则是一些个人独到的见解,不全局限于“境界说”。 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说”的强调,可谓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这个提法并非先生独创,但是明确到作为判断词品上下的唯一标准,还是有些振聋发聩的。对于“境界”的解释,有认为是对情、景的合称的;有的认为就是意境;对于我而言,初读时的理解,“境界”应该是词或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层次。但后来看了叶嘉莹先生的书,还是认同她的说法:“境界”,其含义应该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可见“境界”不局限于简单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强调的是作品对于作者的感染。这种又感染力来源于对自己所感知景物、情境的真切传达。 把境界看成意境之类的内容概念,则牵扯到自古以来的文学“文”“质”之辩。王国维先生如此强调“境界”,似乎有推崇“质胜于文”的味道,肯定不是作者的本意。从强调作品精神的传达来看,倒有几分英美新批评“读者中心论”的意思,这个推导,不知道算不算是“厚诬古人”。读罢全书,作者并没有刻意强调“境界”在词的评判中的地位,更多的是对如何将境界营造出来、传达出来作了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中作业——《人间词话》读书报告 第2 页,共7 页 关于境界说,王国维先生首先从艺术创作上来分析认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从境界来区别作家的流派,我认为是先生的创新之处,这里的境界是指一种文学审美观念中体现的文学风貌。何为造境,何谓写境,在王先生看来就很难区分了,所以他说“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造境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作家心中的主观所想象,但这个主观想象之境并不是作家完全脱离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