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缅甸近代至今的交往历史 一 1661 年 12 月,缅甸的新国王莽白满怀忧惧,担心缅甸被来自中国的波澜震碎。自 1659 年朱由榔的流亡朝廷带领两千人从铜壁关逃入缅甸并在皇都阿瓦城外落脚,缅甸就一直被北部王朝更迭的阴影笼罩。骁勇善战的中华帝国兵马为了争夺流亡皇帝,几次杀到缅甸首都阿瓦城,如出入无人之境。这样棘手的状况,恐怕只有恺撒大帝带领大军进入托勒密王朝的开罗之先例,才可比拟。而和杀害了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的克里奥帕特拉一样,莽白也刚刚在廷臣的帮助下,杀了自己的哥哥,前任国王莽达喇。客居篱下却仍秉承宗主国架子的永历帝谴责“其事不正”,令他深为恼火。从史学家顾诚的《南明史》中引用的典籍来看,对这个永历帝客居两年的国家,汉人的史书多持轻蔑的态度,不仅认为缅甸朝廷接纳流亡皇帝是应该的,而且还对缅甸国王未对汉人皇帝尽藩国之礼颇有微词。 而南明末代天子永历帝朱由榔,早已心灰意冷,只企望在这西南小国能得偷生。他留在中国抵抗清军的将领巩昌王白文选、广昌侯高文贵、怀仁侯吴子圣为接他回国主持复明事业,两年来已经数次前来“接驾”,却只能得到懦弱的皇帝劝他们离开的一纸诏书。此时,最后陪伴他的将领和要员已被缅甸国王为防生乱,以“吃咒水盟誓”之名诱杀,小朝廷已然崩塌。 在缅北莽林遍布的各土司辖地,明朝末世为躲避清军而大批涌入缅甸的流亡汉民,正在栖息下来。他们当中的一些流亡官兵,将凭借更先进的武器和作战技能,把缅北土著逐步赶入深山,建立起汉人的小领地,这当中,包括今日汉人人口占 95%、人人说汉话的缅甸果敢特区。 乱象纷呈,无论是莽达喇还是莽白,都必须小心维护缅甸的命运。借清朝“皇帝特谕”威胁缅甸的大将洪承畴虽已退职,“留匿一人(朱由榔),累及合属疆土”的威胁却由明朝叛将吴三桂付诸实施。1 2 月 1 日,吴三桂大军越过脆弱不堪的缅北边境逼向阿瓦城,缅甸国王大惊,为求保境安民,送出朱由榔父子,避免本国卷入明清之战。1 6 6 2 年 4 月2 5 日,永历帝父子被吴三桂将员以弓弦勒死于昆明篦子坡(民间称逼死坡),中国改朝换代的震荡才停止波及这个西南邻国。今天,翠湖宾馆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旁的稀疏花树里,蔡锷所立“永历皇帝殉国处”石碑,早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但缅甸作为中国历代流亡者后院的角色,却一直继续着,直到如今。 同时被遗忘的还有中国与缅甸持久的较量,而较量双方对比悬殊。在缅北和云南南部,有许多事实上处于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