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西班牙语 A 班 曹美珊 学号:20080500160 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世界各国都暗藏危机。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大国、特别是作为一个亚洲经济大国,理应担当起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稳定的重任。这次的金融风暴既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对我国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和机会。 此次金融风暴源自美国,但从资本市场表现看,似乎中国受到的冲击比华尔街还要大;这背后一个非常深刻的原因就是国内的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趋势,导致在资本市场上所付出的代价比美国还要大。美国金融市场的调整不能简单归因于金融创新。事实上,只要施以严格周密的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即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中国本土金融市场的一大缺陷就是金融创新远远不足,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去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国家的政策倾斜下享受了较高的存贷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政策福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金融机构必须大力发展除存贷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和工具,拓宽自身的盈利空间,同时也可提高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缺乏,还会产生大规模的"期限错配",使本土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脆弱性。比如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中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是 30~50 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国内金融产品的稀缺使得这些资金的配臵受到很大限制。而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是,资产负债表里负债方的期限越来越短,而资金运用方面如住房抵押贷款、大型基础设施的期限大多在数十年。如果说商业银行是"借短用长",那么在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借长用短"。"期限错配"使得这些微观的个体金融机构在外部冲击下显得非常脆弱。 本土市场不发达导致许多企业到海外上市,其在国外融到的资金又以外汇的形式汇回国内,给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投放的压力,导致了"货币错配"现象。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高达近2万亿美元的外币资产,而它的负债方全部是人民币,汇率风险很大程度上由人民银行承担。这也是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工具稀缺所造成的。 经验表明,动荡的市场环境往往是推出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时机。这一方面是因为动荡的环境下更需要多样化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一些特定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还可以为中国在应对危机冲击方面赢得更大的政策空间和主动性;同时动荡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