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文化贸易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六大以来文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的中国文化贸易克服了历史起点较低、人们的贸易观念存在分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文化体制改革难度较大等困难,不断开拓,成效显著。 1.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2.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为新的跨越夯实了物质基础 (1)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较高水平,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大幅度攀升(见图一)。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已突破 5%,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2)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 GDP与部分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 近年文化产业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17%以上,比同期 GDP增速高出 10 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且还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速度(见表一)。 (3)文化产业有力促进了就业增长和税收增加 2001 年我国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员总数为 145 万多人,到 2008 年这一数字已变为 1200 万人(不完全统计)。文化产业也促进了税收增长,仅2005 年我国文化产业贡献的利税就已达 500 多亿元(1998 年为 7.9 亿元)。 (4)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显著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新的条件: 1.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地位明显提升,文化产业社会投资增加 2.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2008 年全国 GDP 已突破 30 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2009 年仍保持了较高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也在稳步提升,2008年已逾 6.1 万亿元。 3.国内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国内生活性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空间 2008 年我国人均 GDP 达到 3266.8 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 37.9%和 43.7%,国民文化消费增长势头喜人(见图三)。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总量为 7000 亿元左右,而正常的文化消费应该在 4 万亿元左右,缺口达 3 万多亿,增长空间极大。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文化市场有待深入开发。200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