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_第1页
1/35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_第2页
2/35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_第3页
3/35
1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1.多样性: 1)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 2)北方游牧名族——便于迁徙的轻质骨架覆以毛毡——毡包 3)新疆干旱少雨地区——土墙平顶或土胚拱顶 4)黄河中上游——黄土断崖挖出的横穴——窑洞 5)东北与西南大森林——利用原木垒成墙体——井干式 2.主流: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二. 木构架建筑的优势与缺陷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1. 优势: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2. 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易遭火灾。 3)难以满足大空间、复杂的空间需求。 三. 组群布局 1.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 以间为单位 构成单 座 建筑,再 以单 座 建筑组成庭 院 ,进 而 以庭 院 为单 元 ,组成各 种形 式的组群。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 讲 求深 度的深 远 美 。讲 求层 次 的节 奏 美 。讲 求序 列 的秩 序 美 。讲 求情 趣的意 境 美 。 1) 纵 轴 线 为主,横轴 线 为辅 。 2) 纵 横轴 线 同 等 重要。 3) 局部 有轴 线 。 4) 无 轴 线 。 2.庭 院 的围 合 方式: 1) 主房 与院 门 之 间用墙围 合 。 2) 主房 与院 门 之 间用廊 围 合 ,通 常 称 为廊 院 。 3) 主房 前 两 侧 东西相 对 各 建厢 房 一座 ,前 设 院 墙与院 门 ,称 之 为三合 院 。 2 四. 建筑与环境 1. 善择基址 2. 因地制宜 3. 整治环境 4. 心理补偿 四. 建筑类型 1. 居住建筑 2. 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3. 礼制建筑 4. 宗教建筑 5. 商业与工业建筑 6. 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7. 园林与风景建筑 8. 市政建筑 9. 标志性建筑 10. 防御建筑 五. 工官制度 1.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2. 历史上著名的工官: 隋代——宇文恺 宋代——李诫 明代——蒯祥、徐杲等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构成 §1. 单体建筑的“上分”—— 屋顶 一. 种类 1. 庑殿 (宋称四阿顶) 2. 歇山(宋称九脊殿) 3. 悬山 4. 硬山 5. 攒尖(宋称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