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原始、奴隶 教学前言 一、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 二、中国古建筑概况及特征 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风格变化不大,以木构架承重体系为主,重视建筑群体的组合,图 0-6,0-7,0-8 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2、建筑群的组合 3、建筑与环境 4、工官制度 三、学习《中建史》的目的及重要性 四、学习方法 1、培养兴趣 2、运用比较法 3、注重建筑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 4、从“使用功能、科学技术、建筑艺术” 等三方面入手 五、《中建史》学科发展概况 1、理出《中建史》的头绪,建立了《中建史》学科体系 2、拓展成果,向纵深发展,逐渐进入到专题研究 3、研究在达到一定的广度后进入— —新的阶段 — —理论研究阶段 六、《中国建筑史》的学习内容: 以汉族建筑为主流,建筑类型主要包括: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民间公共建筑、王府、居民、长城、桥梁等 七、古代建筑的时段划分: 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 世纪) 奴隶社会(公元前21 世纪~476 年)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前475~ 公元1911 年)战国~清 作业:1、谈谈你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句话的理解。 2、中国古建筑所主要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举两个遗存实例。 3、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4、宇文恺是哪朝代人?他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有那些? 5、李诫是哪朝代人?他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有那些? 古 代 建 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公元前21 世纪) 一、前建筑活动 1、树居, 2、崖下居 3、岩洞居 二、建筑的创造 1、巢居:树居的发展 2、风篱和窝棚 3、窑洞 三、建筑创造突进 1、穴居(半穴居)— — 从地面窝棚演变— — 北方(黄河流域) 2、干阑— — 从巢居演化— —南方(长江流域) 3、窑洞— —沿用—— 西方(地质条件许可), (1)穴居系列: 穴居系列建筑的发展:穴居— — 半穴居— — 地面建筑— — 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 — 居住面逐渐升高 从室数看:一室— — 多室 从平面看:园形——园角方形——长方形 从形式看:从不规则——规则, (2 )干阑(南方)树居——巢居——干阑系列 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约7 0 0 0年前), (3 )概述史前建筑两大流派 四、史前建筑艺术的体现——“大房子”、祭坛、巨石建筑 1 、“大房子” (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 2 、祭坛,图1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