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教育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 一、填空题 1 .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学校系统包括(国学)和( 乡学)。 2 .西周的教育系统包括(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 )。 3 .西周的国学分成( 大学 )和( 小学 )。 4 .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小学或大学,都以(六艺 )为基本学科。 5 .起源于夏代的六艺教育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6 .孔子编撰册定的六种教材分别是(《诗》)、(《书》)、(《礼》)、(《乐》)、(《易》)、(《 春秋》)。 7 .孔子把人性分为(上智 )、(中人)、(下愚 )三等。 8 .私学始于(春秋 )而盛于(战国 )。 9 .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派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诸家。 1 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历时约(1 5 0 )年。 1 1 .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历时约(1 5 0 )年。 1 2 .墨翟提出了(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1 3 .墨家的(主动)、( 创造)、(实践)、(量力)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 1 4 .孟子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是扩充(本性)的过程。 1 5 .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 6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评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本恶)的人性观。 1 7 .《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1 8 .《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 1 9 .被朱熹合称为“四书”的著作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 0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2 2 1 .《学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思孟学派 ),甚至可以具体说是孟轲的学生(乐正克)。 2 2 .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