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论述分析题 1、绘图解释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03、07)P16 答: 图 1 岩石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只有在刚性试验机出现后,才得出岩石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真实过程,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岩石单轴受压条件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可划为 5个阶段。 ①O—A 段,原始空隙压密阶段,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呈上弯形,此段变形模量较小且不是一个常数。 ②A—B 段,线弹性阶段,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呈直线形,相应的 B 点得值称为弹性极限。 ③B—C 段,弹塑性过度阶段,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从 B 点开始偏离直线,当应力达到 0.6max时岩石开始有微破裂不断产生,岩石的体积由压缩转向膨胀。对应于曲线上 C 点得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 2 ④C—D 段,塑性阶段,当应力超过屈服应力后,接近 0.95max时,岩石破裂速度加快,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继续向右上方延伸,岩石的体积膨胀加速,变形也随应力增长而迅速增长,直到 D 点破坏。相应于 D 点的应力值称为岩石的强度极限(max)或峰值强度。 ⑤D 点以后为破坏阶段,又称后破坏阶段。这段峰后曲线说明,岩石达到强度极限后,破坏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完全破坏。后破坏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只是保持一较小值,相应于曲线 E 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残余强度。D 点后的峰后区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 2、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03、07、08)P30 答:概括来说,天然岩体与实验室内制作的岩石试件有显著不同: I.⑴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地应力、地温、地下水等因素对其物理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而岩石试件只是为实验室实验而加工的岩块,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有的地质环境。⑵岩体在自然状态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其中存在着各种地质构造和弱面,如不整合、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等等。⑶一定数量的岩石组成岩体,且岩体无特定的自然边界,只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来圈定范围。 II.除上述特点外,从力学角度来看,岩体与岩石有许多区别,较为明显的基本特征是:⑴岩体的非均质性。有多种岩石组成的岩体,因其结构面方向、分布、密度以及在自然条件下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组合状况经常发生变化,所以认为岩体是非均质的。即岩体的非均质性是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随空间位臵的不同,其性质也不相同的特性。⑵岩体的各向异性。因岩体中结构面的分布往往有一定的方向,随受力岩体的结构面趋向不同,其力学性质也不同。岩体 3 的各向异性指岩体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