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确定 2009-11-26 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是指那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投入较多而形成较大工业规模的城市。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正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已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所称的“问题地区”。因此,促进这类“问题地区”的振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和完善区域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界定的探讨 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老工业基地概念的理解出发,提出界定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原则,并通过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来界定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 关于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概念 顾名思义,老工业基地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有两个基本内涵:一个是“工业基地”,另一个则是“老”。所谓“工业基地”,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的集中地,它要求有较大的工业规模,既包括资产规模、生产能力规模,也包括从业人员规模。关于这一点,大多数专家学者没有太大的意见分歧。关于老工业基地中的这个“老”字,是指其主要工业形成的时间较早。但究竟早到什么时间,从已有成果看,不同学者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新中国建立前及建国初期(即“一五”时期);有的则认为,不仅包括前者所指的时间,而且还包括“二五”及“三线”建设时期。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 根据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定义是:指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较多、国有工业企业比较集中、城市规模较大、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城市或地区。 界定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主要原则 根据以上老工业基地的定义,笔者认为,界定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应把握好如下主要原则: (1)定量界定为主的原则:老工业基地的界定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为了做到科学、客观、公正,防止过多的主观因素干扰,避免相互攀比,原则上应尽量采用定量指标予以确定; (2)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布点的原则: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布点,是我们界定老工业基地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城市的布点能够通过城市的相关指标反映出来,但有时可能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这时要界定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老工业基地城市还需根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城市的布点进行补充判断;(3)向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的原则: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兴起了一批工业城市。由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原有工业基地薄弱,即使国家给予同样的投入,某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