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计 算 机 发 展 史 开篇语: 从 1953 年 1 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 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 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 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 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 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1947~1948 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 (J·Von Neu 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 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 当时, 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 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 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 1950 年回国,1952 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 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 12 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 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 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 组织了计算机设计、 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 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 习和考察。 同年, 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 同时编写了我国第 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 9 5 8 -1 9 6 4 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 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 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 738 厂)共同承担。 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 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 根据(前)苏联提供的 M-3 机设计图纸 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 1958 年 6 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 月 1 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