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IP 头 struct IpHeader { BYTE Version:4; //IP 协议版本号 BYTE hLen:4; //IP 报头长度,以每四个字节为一单位 BYTE Tos; //服务类型字段 WORD TotalLen; //IP 数据报总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WORD Ident; //分段标识符 WORD FragAndFlags; //分段偏移量 BYTE TTL; //生命周期 BYTE Proto; //协议字段,表示放在此 IP 数据报中传送的是何种协议的数据 WORD CkSum; //校验和 DWORD SourceIP; //源 IP 地址 DWORD DestIP; //目的 IP 地址 }; ///定义IP 选项头 struct IpOptionHeader { BYTE DupliFlag:1; //复制标志 BYTE OptionClass:2; //选项类 BYTE OptionNum:5; //选项号 BYTE Len; //IP 选项的长度 BYTE Ptr; //指针 BYTE Fill; //选充字段 }; ///定义ICMP 报文头 struct ICMPHeader { USHORT iType:8; //报文类型 USHORT iCode:8; //报文说明 WORD iCkSum; //整个ICMP 报文的校验和 WORD iID; //标识 ID WORD iSeq; //标识序号 }; 基于 IP寻址的多媒体通信网(2) 蒋林涛 这一讲介绍基于 IP寻址的多媒体通信网的通信协议。IP寻址的通信网是基于 TCP/IP协议的,因此 IP协议和 TCP协议是 IP网中的一对重要协议,同时为了能保证实时业务在 IP网中很好运行,还需要使用实时传送协议(协议 RTP)和实时传送控制协议(RTCP)。为了给实时业务或其它特定业务提供足够宽的通道,还要用到资源预留协议(RSVP)。这 5个通信协议是 IP网的主要通信协议(四层以下),它是 IP网的通信基础,IP网的所有业务基本都是在这些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 IP协议 TCP/IP协议是为包含多种物理网技术而设计的,而这种包容性主要体现在IP层当中。我们知道,各种网络技术的帧格式、地址格式等上层协议可见的因素差别很大,设置 IP层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通过 IP协议向上层(TCP/IP等)提供统一的IP数据报和IP地址,使得各种物理帧的差异性对上层协议不复存在,从而达到屏蔽低层细节提供一致性向上接口的目的。 IP协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 IP层的数据报传输机制和 IP层的无连接服务;第二是 IP数据报的数据格式。 1.1 IP数据报传输机制 IP数据报传输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分组交换方式,为了达到最高传输速率,它放弃了可以放弃的任何可靠性工作(如检错、重传等),能尽快将数据报传往信宿。IP数据报传输的关键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