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十二五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和工作重点20XX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一年,我市紧紧围绕农机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20XX年全市新增插秧机1105台(其中乘座式高速插秧机36台),插秧机保有量超过6200台,机插秧面积达到52.3万亩;全力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全市共新增80马力以上拖拉机近400台,保有量1110多台;新增联合收割机268台,安装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达2340多台;20XX年秸秆机械化还田达135万亩,其中小麦秸秆72万亩,水稻秸秆63万亩。积极推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小麦机条播率在96%以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增粮食烘干机25组,保有量达到72组,日烘干能力达2160多吨;示范土地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机械深松土地近5万亩,基本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一、“十二五”及20XX年工作总结“十二五”恰逢我国农机黄金十年,是我市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飞跃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机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长期以来,我市的农机化发展处于“小而全,多不精”的局面,农机拥有总量大、科技含量低,小型农机具占农机总量的90%以上。“十二五”期间,我们连续实施了农业部《20XX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农机)项目》、省科技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工程工程机插秧项目》、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通过积极示范、引导和项目带动,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了优化,高性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唱起了主角,由双滚筒全面向纵轴流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秸秆禁烧新形势,全部安装了秸秆粉碎装置,动力也由40多提高到65马力以上,保有量达到2340台;85马力以上拖拉机已成为农民首选购置的最低动力机械,20XX年全市新增的400多台拖拉机,全部在100马力以上,保有量达1110多台;高速乘座式插秧机的高作业效率、高栽插质量、低劳动强度等优越性,赢得了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青睐,20XX年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新增36第1页共9页台,全市保有量达126台;旋耕施肥播种机、自走喷杆式喷雾机、无人植保飞行器、粮食烘干机等一批“高、大、尚”新式机具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市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使农机装备水平再上了新台阶。2、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先行全省“十二五”期间,我市作为全省整建制机插秧推广县先行县之一,为确保目标任务实现,按照先易后难、以组带村、以村促乡、全面铺开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和部门主动,基本形成了岗区乡镇依托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整片推进,圩区乡镇依靠农户联户购机,实行整镇推进,两种推广模式已成为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的主推模式。插秧机由20XX年末的2080台,目前增加到6200多台,机插秧面积由20XX年末的37.5万亩,20XX年完成52.3万亩,水稻(耕种收三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一是强化行政推动。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每年举办机插秧推广工作专题会议,全面明确机插秧目标,部署当年机插秧关键环节推广工作,下发与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有关的组织领导、实施方案、考核细则等文件,继续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列入各镇、街道的岗位目标考核内容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机插秧工作开展。二是强化宣传推广。为落实机插秧推广整建制,努力创造推广氛围。首先抓住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机插秧技术讲座,播放技术科教片,使机插秧技术家喻户晓。其次20XX年举办了xx市首届“千秋杯”农民机插秧技能大赛,让农民体会到农业生产比赛的文化氛围,把机插秧推广推向深入。三是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和现场会,把现场会开到镇、村,让更多的农民零距离接触,让更多的农民亲身参与和现身说法。座谈会由全市部分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育秧技术人员参加,通过现身说法、“你问我答”的互动方式,交流了育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全面提高了参会人员的育秧技术。20XX全市共召开了育秧、机插现场会近30次,参会人员近2000人次。“十二五”期间共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