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小麦高产工作总结在2008-20XX年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农机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县农委统一部署,狠抓各项机械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强化农机农艺相结合,突出服务,围绕着提高科学机播水平和联合收获水平,使我县小麦生产呈现了“三增一高”的大好形势,连续六个丰收年。全县161.1万亩小麦取得了单产460公斤的较高水平,70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区取得了单产503公斤的好水平,2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获得单产561公斤(其中100亩超高产田平均单产659.2公斤)好成绩。现将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工作总结如下:一、取得的成效(一)、机械投入数量大,整地进度快县农机部门组织引导全县8.9万台大中小型拖拉机齐上阵,尤其是全县30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投入秋种中,腾出一块地,及时整好一块地,机耕面积达到95%以上,耕作深度由过去的15厘米左右增加到18~22厘米,改良了土壤结构,为科学播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抢墒适墒播种,适期播种效果好为了能适时播种,县农机部门几个工作组人员,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早出晚归,深入到各个示范区,指导科学播种,合理调度机械,边抢收,边整地,边播种,满足了适期播种,核心示范片从10月5日左右开始播种,在10月20日左右即完成了大面积的播种。个别干旱地方配合乡镇村干部动员农民不等不靠,利用一切条件抗旱造墒,基本实现了适期播种,为小麦高产提供了基本条件。(三)、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奠定了丰产基础为了满足小麦高产农艺技术要求,县农机部门制定了机播量8㎏/亩左右、行距20~23厘米、播深3~5厘米的机播技术规范,凡是投入到小麦高产攻关的播种机逐一进行检查调试,达不到技术要求的播种机禁止进行播种作业,从源头上保证了播种质量,核心示范片科学机播率达到95%以上。(四)、小麦适时收获进度快,收获质量高第1页共3页在今年的三夏机收会战中,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设立“有困难,找农机”热线电话,专人值守,24小时接听,配备服务专车,随时为农机手提供服务。建立并完善作业信息服务平台,采用网络、短信、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向农民、机手及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方便、快捷、真实的信息服务。在我县的主要交通道路口设立四个跨区作业服务站,统一标识和标准,为外来机手提供作业信息、油料供应、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保障人机安全。有效地避免了机械扎堆和分布不均的现象,没有一个乡镇出现缺机现象。二、主要做法(一)、建立组织,强化服务为全面推动科学机播,县农机局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和指挥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农机化工作;成立四个科学机播指导组,划片包干,配合农技人员直接到一线指导科学机播;抽调12名农机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讲师团,举办科学机播技术讲座30场次,受益人员达到了2600人,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和播种质量。(二)、细化方案,精心实施农机部门多次召开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会,反复讨论、论证、推敲,深入实地调研,与农业技术人员加强沟通协调,明确了小麦高产攻关实施范围、主要目标、预期效益、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制定了县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实施方案,明确了科学机播技术规范要点和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路线。同时,召开了两次农机农艺相适应专题研讨会,互相交流,信息共享,对小麦高产攻关机械化技术达成了共识。(三)、创新方式,广泛宣传县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和农机学校工程师在县电视台录制了两期机播技术规范讲座,从不同角度联系实际以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在淮海农业频道定期播放,印制了3000份《县小麦机播技术规范》明白纸免费发给农机手,引导农机手按技术规范操作,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播种质量。为了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播种,县农机部门成立两个技术服务应急小分队,第2页共3页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机手现场解决机播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机具维修服务,在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学校设立了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咨询服务点,开展有关的技术咨询和机具维修、检测、调整等服务,现场服务36场次。(四)、重点补贴,科学选型为了提升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科技含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