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工程经济科目常考公式汇总1Z101010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1.单利计息模式下利息的计算(P3)It=P×i单2.复利计息模式下利息的计算(P4):It=i×Ft-1★对于利息来说,更为重要的计算思路,为I=F–P。3.一次支付终值的计算(P6):F=P(1+i)n[F=P(F/P,i,n)]★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互为倒数。4.已知年金求终值(P9):★逆运算即为求偿债基金。5.已知年金求现值(P9):★逆运算即为求等额投资回收额6.名义利率r和计息周期利率i的转换(P12):i=r/m7.年有效利率(实际利率)的计算(P12):ﻫ8.计息周期小于或(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按计息周期利率计算)(P13):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1Z101020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1.总投资收益率(P20):EBIT:息税前利润TI:项目总投资(含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分母的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注意和教材P153页总投资的区别(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技术方案盈利能力满足要求。2.资本金净利润率(P20):第3页共19页第2页共19页NP:年净利润EC:资本金★分子的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分母为投资方案资本金。★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满足。3.投资回收期(P22):1、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Pt=I/A,(A=(CI-CO);2、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净收益不相同时,——技术方案第(T-I)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技术方案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t≤Pc,技术方案可接受;Pt>Pc,技术方案不可接受。★现金净流量补偿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把握教材P23页的例题即可。4.财务净现值(P24):★记住含义即可,现金流量的折现和(流出带负号)。FNPV>0,技术方案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能超额收益;FNPV=0,技术方案能基本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FNPV<0,技术方案不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不可接受。第4页共19页第3页共19页5.财务内部收益率(P25)★记住含义即可,现金流量现值之和等于零的折现率,即财务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与基准收益率ic对比:FIRR≥ic,技术方案经济上可接受;FIRR<ic,技术方案经济上应拒绝。6.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基础(P27)★作为基准收益率确定的基础,是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机会成本中的高者。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影响因素是:投资风险+通货膨胀。7.基准收益率的计算(P28)A: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上式表明,影响基准收益率的因素有机会成本、资金成本、风险和通货膨胀等因素。B: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Ic=(1+i1)(1+i2)-1=i1+i28.借款偿还期(P31)ﻫB:利润D:折旧+摊销R0:其他收益Br:企业留利Pd=(借款偿还开始出现盈余年份-1)+(盈余当年应偿还借款额)/(盈余当年可用于还款的余额)★表明可以作为偿还贷款的收益(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用来偿还技术方案投资借款本金和利息所需要的时间。★偿债资金来源:利润、固定资金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其他还款资金第5页共19页第4页共19页9.利息备付率(ICR)(P30)ﻫ★已获利息倍数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正常情况下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1,并结合债权人要求确定。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分析,一般情况下利息备付率不宜低于2。ﻫ10.偿债备付率(DSCR)(P31)★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如果企业在运行期内有维持运营的投资,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应扣除维持运营的投资。正常情况下,偿债备付率应大于1,并结合债权人要求确定;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分析,一般情况下,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1.3。1Z101030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1.总成本的计算(P35):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C=CF+Cu*Q=Cu*Q+CF2.量本利模型的核心公式(P34):利润=单价×产销量-单位产品税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