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 26—27 页例 4、例 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六中的第 1—3 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截了当阻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构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历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历,这就使得本节课特别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说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 250 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 1 千米,明白 1 千米=1000 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截了当经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的】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明白 1 千米等于 1000 米。 2、会进展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估测认识和实践才能。 【教学重、难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预备】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篇二:千米的认识及说课 课题三、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 7~8 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明白 1000 米=1 千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 1000 米=1 千米,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育学生推理才能,同时通过教学内容可以喜爱体育,培育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明白 1 千米=1000 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验 1000 米长度,建立 1 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预备 多媒体一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同时用手表示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