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ICS 65.020.01B 16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XXXXX—XXXX 花生果腐病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anut pod rot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前 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24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花生讨论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迟玉成、于静、郭志青、张霞、许曼琳、吴菊香、陈殿绪、李莹、王磊。I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花生果腐病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花生果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分级标准、防治原则及推举施用药剂和菌肥的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花生果腐病的防治。2 法律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法律规范 总则NY/T 2394—2024 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花生果腐病 peanut pod rot花生果腐病,又称“荚果腐烂病”、“烂果病”,主要由病原菌侵染花生荚果、籽仁或果柄引起的,受害植株地上部常与正常植株无异,地下荚果却腐烂严重。4 症状与病原4.1 症状4.1.1 镰刀菌果腐病: 病原菌均侵染花生荚果和果柄,荚果染病后,起初在荚果果皮上出现褐色的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展成深黑褐色大病斑或整个荚果变黑腐烂,轻染病时果皮与籽仁分离,籽仁停止生长,秕瘦、小而硬实,籽仁种皮颜色呈浅灰黄色或铁锈色;严重染病整个花生果腐烂,剥开果皮后籽仁腐烂,散发恶臭味。果柄染病后,病部呈黑褐色,果柄与荚果结合不牢固,极易落果。病株田间分布呈点片发生状,正常的花生植株叶片翠绿,而患病的花生植株叶片有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点,与花生褐斑病症状表现较相似,自花生进入开花结果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4.1.2 立枯丝核菌果腐病:病原菌均侵染花生荚果和果柄,荚果染病后花生的荚黑色,腐烂,有些上面覆盖着白色的菌丝。果壳上形成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呈不规则形,轻者病斑仅限于果壳 没有危害到籽仁,发病严重时常常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斑,为害深达籽仁,造成花生籽仁表面形成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湿度大时还引起果壳和籽仁一起腐烂,造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