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当前农村选举的看法 2008 年 5 月 30 日 本人也经历了村民委会四届选举,并每届都能当选,当然每届选举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可能一届比一届严格,一届比一届更完善,但在选举的过程及结果中所产生的弊端,正如那位基层干部的几种看法一样,甚至有可能更加严重。例如,产生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严重对立性,因两人的对立产生两派干部,甚至产生支部与村委会的两派对立,如短期未能协调好干部间的矛盾,必然引发群众及多派的对立情绪,令到好的邻里变陌生人、兄弟反目、家庭父子不和等,经年不能重归旧好;另外在工作上将出现,凡是你想及要去做的工作,不论好坏、无论对错、无论公私,另一派必然反对,并千方百计地阻挠,有意使你名声扫地,甚至从地球上消失才痛快。这时候,不要讲怎样才开展好支部、村委会的工作了,能够使到对立的两派平心静气、和谐共处已经是最大的本事。 造成以上种种弊端有很多种原因,或者各村不尽相同,但我认为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当前的农村干部提拔制度尚不完善干部内讧。当前干部基本都是按照论资排辈的形式进行升迁,平庸而老好者身居高位,有才干而能者处于低端。因有村委会的直选安排,如果在选举前干部内部没有协调好相关的选举人事安排,将会引发部分认为自己有能力的干部直接竞争主要领导职位的做法,这样将不可避免地与现任职位的干部之间产生矛盾,矛盾小的会在选举完成后逐步化解,矛盾大的就会引发干部的内斗及内争,由干部的内讧引发各自支持者的持续争论,演化成群众的分派性。 2、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协调未能有机统一。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党支部在农村的各项事务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能去管理的工作较少,没有具体怎样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操作性。如果是能力强的支部书记当然能驾驭好并发挥支部的领导作用,但如遇到一个性格与能力跟支部书记差不多甚至比支书强的村主任时,问题就会出来,两人在工作生活上的不同观点,必然会影响到两人的感情及村两委干部的合作,从而上升到两委的矛盾,从两委的矛盾有可能引发支部与村委会的不统一性,也必然影响到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3、村小组间及房派、姓氏间的干部人事安排不能尽意。每一行政村基本上都是由若干个自然村(村小组)组成,行政村的干部如果每一村小组甚至每一房派都有,肯定会皆大欢喜。但事实上干部职数有限,而且并不是每一村小组每一房派都有适合人选,就算有合适人选也不能肯定都能安排作行政村干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