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决策人机对抗(个人技巧总结。因为最近问我的人太多但本人也在准备考试,所以就写下来以供参考) 理论依据: ①价格是其主要因素。薄利多销,当价格比市场上其他厂家低的时候,销售量自然会比其他厂家多。而且我们所谓的“薄利”并不一定真正是利润比其他厂家低,当我们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厂家低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市场定价低,但其真实的单件利润也并不一定比其他商家低,正如上文所述,因为如果我们的原材料订单大的话,我们的成本在这一方面就直接比其他商家有更大的“让利空间”。另一方面,即便真的单件产品利润比其他厂家低,但因为销售的数量多,我们的盈利也会比其他商家高。 ②销售人员与广告费用。这两项的合理运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销售量的提高。 ③产品质量。质量是销售的保证,虽然我在经营决策系统中的实际操作中感觉并不太明显,但如果和同学比较,产品质量差的一定在销售上不会很好。 ④成本的控制,最基本的在于原材料价格的控制。根据资料,每生产一台 E 型产品需要 1.0 个单位的原材料、1.0 个单位的附件,30 元的辅助生产材料。而原材料的价格会因为订购量的增加而降低: 订购量 第 0 周期时的单位价格 原材料 附件 0——25000 100 200 25001——45000 90 170 45001——70000 70 150 70001—— 60 140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当订购量超过 25000 的时候,每台 E 型产品的制作成本就会降低 40 元,而当超过 45000 的时候,成本就会再次降低 40 元。所以,只要生产的台数能够将材料消耗达到 45001 的数量,就能比生产 25001——45000 之间的厂商市场价格定价低 40 元,就能运用低价策略比其他厂家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当订购量超过 70001 的时候,虽然原材料和附件的价格也会下降,但相对来说,制作一个E 型产品的价格只能再下降 20 元,价格优势已经不如之前那样明显,而且因为我们在模拟经营中,市场容量有限,此时制造出来的产品数量比较大,对于市场的销售量要求非常高,一旦市场不能按照预期销售,就会有大量的产品库存。 人机对抗操作: 第一步:如上图。先点击页面“1” 查看周期形势。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市场容量”和“批量订购”。 第二步:点击主页面数字“2” ,进入数据输入页面 如果市场容量高于8%(尤其是市场容量在前三周期左右都是上涨或者其中一周持平) 第三步:先根据“批量订购”填写上表中的“附二: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