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 上海视野经济研究所 王敬迈 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现代管理工具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和运用,分析众多企业的预算实践情况,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确实为企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帮助企业分解落实目标、控制成本费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功能。 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如何进一步发挥预算功能,提升预算本身的效率方面感到非常困惑。随着预算工作的推行,预算模式被定型和固化(甚至僵化,尤其是实施了预算信息化之后),预算过程变成机械的表格和信息传递,预算矛盾和预算“松弛”等问题难以解决,预算变革和预算创新无从下手,成为许多预算管理机构和预算管理人员难以解决的课题。 本文试从预算创新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预算效率。 一、几个基本概念 1、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是企业通过预算管理所期望达成的经营和管理目标,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和中心,是预算机制作用发挥的前提和核心。好的目标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利于日常管理有序和协调,有利于战略意图的最终落实;反之,不好的目标不但无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甚至会使预算管理效率与效益大打折扣。 预算目标应当来自于发展战略,并与企业当期经营目标一致(但不一定完全等同)。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企业的整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管理就没有灵魂。预算目标应当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分解和体现,有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 2、预算主题 预算主题反映企业通过预算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对于确定企业预算活动的重心和重点能够发挥灵魂的导向作用,是影响预算效率发挥的关键因素。 企业预算主题的设定应围绕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短期发展矛盾,如成本问题、营运资金效率低下问题、子企业管理失控问题等,在综合平衡企业长短期矛盾的基础上设定企业的预算主题。企业通常可选择的预算主题包括:支撑企业战略、支持市场拓展、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控制企业风险、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内部治理等。 预算主题具有阶段性,不同企业,由于内外部环境和企业特点不同,其预算主题是不同的。对同一企业,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预算主题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2 3、预算模式 预算模式是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