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真菌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照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感染时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①清除病原体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除病原体)⑤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①侵袭力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体液免疫(B 细胞):(1)IgM 最先出现,近期感染标志;(2)IgA 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抗体;(3)IgE 主要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 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①直接损伤②毒素作用③免疫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①发热②代 谢 变化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发生需 要三 个 基 本 条件,包括传染源 、传播 途 径 和人群 易 感性(某 些 病后免疫力很 巩 固 的传染病,如麻 疹 、水 痘 、乙 型 脑 炎 等,经 过一次 流行之后,需 待 几 年 当 易 感者 比 例 再 次上升 至一定水 平 时才会 发生另 一次 流行,这 种 现象 称 为 传染病的周 期性)。 影 响 流行过程的因 素有自 然 因 素和社 会 因 素。 传染病的特 征:一、基 本 特 征:①病原体②传染性③流行病学特 征(散 发性发病→当 某 传染病在某地 的发病率 仍 处 于常 年 水 平 时。流行→某 传染病的发病率 显著 高 于近年 来 的一般水 平 时。大 流行→某 传染病的流行范 围 甚广 ,超 出国 界 或 洲 界 时。暴 发流行→传染病病例 发病时间的分 布 高 度 集 中于一个 短 时间之内者 )④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 点 :病程发展 的阶 段 性:潜伏期、前 驱 期、症状明 显期、恢 复 期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 种 肝 炎 病毒引 起 的,以 肝 脏 损害 为 主的一组全 身 性传染病。各 型 病毒性肝 炎临床表现相似 ,以 疲 乏 、食 欲 减 退 、厌 油 、肝 功 能异常 为 主。甲 型 和戊 型 主要表现为 急 性感染,经粪 口 途 径 传播 ;乙 型 、丙 型 、丁 型 多 呈 慢 性感染,主要经 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