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吗 ——论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的转型与发展 余额宝推出以来互联网金融似乎来势汹汹,不少人惊呼“狼”来了。“最近我把手头的闲钱都转进了余额宝,不仅不耽误随时随地付款买东西,而且利息比存在银行还高呢。”王女士说道。这让大家不禁担心,有一天互联网会革了银行的命,是不是以后就没有业务了!这个问题银监会创新监管会主任王秀云给出我们答案:“现在来说为时过早,余额宝这样的业务并不是太复杂的业务,大部分银行家都有实力,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的监管并没有展开当前情况下物理的网点,监管和合规的经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说狼来了现在还是为时过早,现在金融业态再一次给我们金融从业者提出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从“余额宝”到“活期宝”再到“现金宝”,从阿里巴巴到腾讯再到苏宁,互联网企业不断刮起金融创新旋风,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变得炙手可热。屡被冠以“垄断”特质的银行业面临蛋糕分切,显然无法再继续淡定。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金融正在进入传统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从理论上说,除了高资本、高技术支持的业务或法定执业资质限制的业务,传统银行的其他业务都有可能被互联网抢占。随着宽带传输,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这样的新的特征的出现,互联网进入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正在快速的改变人类社会的传统,也给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带来的很大的冲击。传统银行越来越难以掌握客户的交易、支付行为和信用信息,在一些业务领域可能会出现客户流失和业务萎缩的情况。一个是互联网新时代给银行客户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客户也对银行的服务,或者对金融的服务,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原来必须去银行办的业务,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去办,原来必须由银行柜员替他办的,现在他可以自助办理,原来必须在银行上班的时间办理的,现在可以拓展到 24小时,随时,随心,随地的金融服务,这样的要求对我们的传统的银行业,网点柜员为核心,传统的银行金融模式,必然带来很大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逐渐弱化。例如,支付宝、易宝支付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手机话费缴纳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成为规模近万亿元的庞大产业,并以每年高达 100%的增速发展。这对银行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