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变化及对农信社业务影响的调查建议近期,笔者对**县5个乡镇9种类型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0XX年农民增收及主要增收因素变化较大,并对当地农村信用社业务产生实质影响,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对策。一、农民增收因素出现变化**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收入主要构成为打工收入、种养业收入、服务业及其他收入和财政补贴性收入。20XX年受宏观经济XX县区域经济的影响,调查农户的整体收入水平略有下降,增幅放缓,其中,水稻、棉花等主要种植业收入下降,棉农收入下降尤其明显;打工收入及服务业和其他收入不稳定,少数农户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略有增长,但仍有部分农户出现经营亏损;财政补贴性收入增加,且增幅较快。(一)农产品收购价格回落和种植成本增加,导致种植业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棉农普遍出现亏损。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回落,成为导致农户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如,20XX年棉花收购价格一度降至2.30元-2.50元∕斤,按平均亩产500斤计算,较上年平均价和最高价,减少收入375元-540元∕亩;水稻因品种等因素影响,收购价格和亩产收入均差距较大,但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二是种植成本增加,是导致棉农收入下降的重要因素。如20XX年棉花种植成本上升300元∕亩左右,仅化肥、农药两项增加支出超过250元∕亩;水稻收购价平均上涨约20%,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涨90%,因自耕、生资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收购价格和亩产收入均差距较大,其中种粮大户因人力工资等成本增加达150元∕亩以上,仅化肥、农药两项支出增加超过120元∕亩,部分种粮大户出现亏损,仅自雇性质的种粮小户基本能覆盖上涨成本并稍有盈余。三是复种指数、种植规模、产量波动、生资专营造成小范围价格垄断和农民对化肥农药依赖性增加等,对粮棉收入有一定影响。如沈冲村因此收支幅度出现倒挂,20XX-20XX年农民种植收入减少16%而农业经营性费用支出增长约61%。(二)产品收购价格反弹、单位产量增加,养殖业总体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一是水产品收购价格小幅上扬,带动养殖户第1页共5页收入增加。**农民主要养殖的鱼、鳝等两大水产品价格,分别较上年提高0.10元-1元∕斤、1元-3.80元∕斤不等,平均涨幅分别为16%、26%,增加收入75元-500元∕箱左右。二是水产品单位产量增加至8斤-50斤∕箱,平均上涨12%,直接产生增收效应。三是存在收入抵减因素,制约养殖业收入增幅。如水产品养殖的饲料、人工等成本增长较快,大部分抵消价格反弹、单位产量增加等收入增长因素,加之生猪养殖受价格波动因素而使部分养殖户收入下降,以致养殖业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但对农民总体增收的贡献率不大。(三)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打工期不固定、工资地区差等因素,导致农民务工收入不稳定,少数略呈下降趋势。一是多数本地务工农民收入不同程度上升。尽管日工资增减不一,但有超过一半受调查农民的年工资收入增加,年收入从下降9000元/年到增长4500元/年不等,而本地务工农民的日工资,也从下降10元/日到增长20元/日不等。二是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收入不同程度下降。因就业市场不景气、工资收入下降等影响农民打工积极性,外出务工天数明显不同,近六成打工农民收入下降3000元/年-5000元/年,近二成农户有所增长,增幅在20XX元/年左右,二成农户持平。(四)农民从事服务业及其他行业收入多有下降,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受调查农民从事小加工、小运输、小商业、小服务和小修理等行业收入水平多数出现下降,降幅在3000元/年-30000元/年不等,少数棉花加工户出现亏损,最多一户较上年少收入21万元,仅经营生资、百货的部分小商户收入有所增长,增幅在20XX元/年-20XX0元/年不等。(五)农民补贴性收入稳定增加,逐渐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沈冲信用社服务辖区农户7689户,20XX年直补及转移支付的各种涉农补贴670.6万元,户均收入872元/户,分别较上年增加387.8万元、504元/户。二、农民增收因素变化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影响较大农村信用社服务以农村为”根据地”,是当地支持农民增收的主要信贷资金供给者,又是农民增收的受益者;农民储蓄是其主要负债,更是其第一资金来源。各种增收因素变化造成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