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在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关键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为使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应遵循的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县情,实事求是,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县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我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目标任务。坚持以土地治理为重点,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相结合,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菜、果、药、畜”四大产业及优质米生产和加工,以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为重点,培育发展农产品种养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开发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成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科技推广的示范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三)遵循的原则。坚持政府统筹、群众参与的原则;坚第1页共4页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二、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质量和效益(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设计要科学合理,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渠、路、林及井、桥、涵、闸等设施布局相应配套。田间治理要与村容村貌建设相结合,以机耕路为骨架,以田间渠道为网络,合理栽植农田防护林,达到渠、路、林相结合的方田化治理效果。基础设施建设要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相结合,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创建具有**县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引导群众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二)产业化经营项目要紧紧围绕我县“菜、果、药、畜”四大产业,充分利用“**县黑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朱鹮”商标,加快我县名、优、特稻米的生产发展步伐,培育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的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整合项目,集中投入,提高综合建设质量。县政府将以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加大统揽协调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涉农项目及资金。提高项目区综合建设质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水利”建设进行整合,把农业综合开发田间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同农村人畜饮水等水利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用水清洁化。二是围绕“道路”建设进行整合,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机耕路建设与乡村道路改造结合起来,解决好村庄道路硬化问题。三是围绕“林网”建设进行整合,把农业综合开发农田防护林建设同村容村貌整治结合起来,栽植部分绿化树木,美化村庄、美化环境。四是围绕“产业开发”进行整合,把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与主导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县特色的菜、果、药、畜、米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第2页共4页加大整合力度,促进项目建设,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