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四 中 编 稿:朱长忠 责 编:李井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通过对力的概念进一步认识,从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在实验基础上总结牛顿第三定律;为加深对此规律的认识,应注意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并要通过如“拔河”、“马拉力“等例子加深对本节内容理解。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难点: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知识要点】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 、什么是“相互”作用? 就甲和乙作用而言,相互就是说:甲对乙有作用,同时乙对甲也有作用。 当我们用手拍一下桌面时,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分析此例子不难知道每一对相互作用都有两个力,其一是手对桌面的压力,此时手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其二是桌面对手的弹力,此时桌面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 综上所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同时每对相互作用都伴随有两个力的出现,我们把这两个力分别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点具有普遍性,在我们所学力中,都具有此特点,现做以下总结: (1 )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同时地球也受到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2 )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由于桌面发生形变,给木块一向上的支持力;同时由于木块发生形变,给桌面一个向下的压力。 (3 )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在粗糙地面上的木块向右运动时,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同时木块也给地面一个向右的摩擦力。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个特征: ①、相互性。 ②、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如当作用力为弹力,则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当作用力为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③、同时性。有作用力产生,同时就有了反作用力;作用力发生变化,反作用力随之同样变化;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 二、牛顿第三定律 1 、实验研究: 取两个弹簧秤让两个弹簧秤在水平桌面上相互对拉,总结可以得到。 (1 )两弹簧秤的示数相同; (2 )两个弹簧秤的受力方向相反 (3 )改变其中一个弹簧的拉力时,另一个弹簧秤的示数也同时发生变化,但示数总是相同。 由此实验可以得到:示数相同说明两弹簧秤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弹簧秤受力方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