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液氨介质制冷单位通用检查内容及方法 序号 项目 主要检查内容 常用检查方法 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情况 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包括从主要负责人到职工的各级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员管理体系,做到“人人有责”;还应包括各级职能部门、科室的安全责任,形成横向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要求、考核办法、奖惩等内容。不同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应按照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进行细化和分解,一般应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报告、遵守安全规章和从事本岗位工作安全要求等内容。 直接询问主要负责人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职责; 调阅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判断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查看责任制内容是否包括了全体从业人员,重点查看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经营)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工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查看责任制内容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能反映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需求; 现场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责任; 查看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是否建立了配套的考核系统,是否按期考核,有无奖惩措施等。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情况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具备以下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同时,还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特点,制定不同工种和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 调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定是否制定了上述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是否全面、合理等; 调阅操作规程,确定其范围是否包括了各个重点岗位和工种,内容是否全面、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关于制度规程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情况,确定制度是否认真落实; 调阅有关安全教育、检查等的台帐,检查制度规程的落实情况; 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规章制度的内容; 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实际演练,检查规程的落实情况。 3 安全生产投入的具体实施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治理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