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学问题2.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会进行相关的判断3.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 F=ma(其中的 F 和 m、a 必须相对应)点评:特别要注意表述的第三句话。因为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关系除了数量大小的关系外,还有方向之间的关系。明确力和加速度方向,也是正确列出方程的重要环节。若 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 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 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 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 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 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2.对定律的理解:(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现为:合外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F(2)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 a=只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m系.矢量式的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2(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即 F与 a 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4)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5)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3.牛顿第二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明确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定量关系。联系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或纽带就是加速度。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① 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 m.,对应的加速度为 a.,则有:F=m1a1+m2a2+m3a3++maii 合 112233nn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m1a1=m2a2,=mna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 F。②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