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示范区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三区四村”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以高效农业规模化示范工程和农村新五件实事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力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但是,按照中央和省、XX市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照我市“领先苏北,争先苏中,打造苏北第一县(市)”的发展定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需亟待提高。以典型引路,集中精力打造“三区四村”,高标准、高起点启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全市上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三区四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步伐,确保按序时要求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真正让“三区四村”成为引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成为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推进器,成为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东台特色的新路子。二、科学制定“三区四村”建设规划“三区四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全面规划和分步推进的原则,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开发“三化”发展要求,突出新农村示范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整体形象改善“三大”建设重点。规划制定一定要充分体现“远、全、实、新”的四个字总要求,即规划必须着眼长远,涵盖的内容要全,考虑的问题要实,要有新思维、新目标、新动作。要紧紧围绕全省有名、苏北一流的发展定位,在充分调研论证、正确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各方面意见,精心制定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要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根据本地实际,高起点、大手笔、超常规编制建设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建设规第1页共3页划必须涵盖总体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整体环境改善和建设质量标准,以及组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内容。要按照年年出形象、确保20XX年达标的建设时序,全面细化年度实施计划,将建设内容全部细化到具体项目、工程、时段和责任人,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挂图作战、逐项推进,努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严格执行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修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进一步加大对“三区四村”政策支持力度市政府决定,市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用于“三区四村”建设的奖励扶持。相关镇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市奖补的项目,必须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套补助。要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路道桥梁改造、农村新五件实事等项目资金,统一由市扎口,向“三区四村”倾斜投放,倾力打造示范亮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三区四村”建设。要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运作程序,强化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要用足用好现行土地政策,对“三区四村”引进的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建设用地国土部门必须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对不破坏耕作层的畜禽饲养用地、农业生产配套用地,应按政策规定视作农业用地,办理土地临时用地使用手续;鼓励农民通过转让、转包、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三区四村”项目建设。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四村”境内形成的地方税收,以上年为基数,超基数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四村”,由所在镇负责安排用于其加快发展。要提供优质优惠服务,凡是“三区四村”建设涉及的各类证照办理、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取,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予以优惠。国家、省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下限标准收取,其他费用一律免收。“三区四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重大事项需要协调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无条件提供支持和服务。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