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散居儿童保健门诊管理内容 (一)健康儿童管理 1.体格检查 (1)建卡(档):各地段医院、街道预防保健所、社区服务中心应对所管辖区的3 个月以内婴儿建立儿童健康体检卡(档),根据年龄特点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儿童入托前,各建卡(档)体检单位应将体检卡交还儿童家长,并盖上公章。 (2)体检内容: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全身各系统检查。每次体检后作体格发育评价,并将体检资料及时准确输入电脑。 (3)体检次数(即“4—2—1”体检):1 岁以内儿童一年体检4 次,1—2 岁儿童一年体检2 次,3 岁以上儿童一年体检一次。 (4)贫血检查:小儿满 6 个月作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测,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2.做好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 3.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及传染病管理,控制传染病续发、杜绝爆发。 4.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筛查工作。 5.指导科学育儿: (1)指导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法。 (2)指导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及合理断奶方法。 (3)宣传小儿合理营养知识,指导小儿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卫生及户外活动等。 (二)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范围: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缺铁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儿等(管理常规详见本书第三章《体弱儿诊断标准及管理常规》相关章节,以及第二章第十五节《深圳市托幼机构十二种表格的填写》的相关内容)。 (三)高危儿管理(管理办法详见本书第三章第四节《高危儿管理常规》的相关内容) (四)资料管理 1.完整填写体检卡、册,并做好电脑个案输入工作。 2.掌握辖区基本情况 (1)掌握辖区0—6 岁儿童的准确数据,有儿童动态登记制度。 (2)掌握辖区内残疾儿童情况。有登记及查漏制度,运转正常。 (3)掌握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主要死因及变化趋势,并制订干预措施。 3.做好儿童保健报表工作,要求及时、准确、齐全。 深圳市散居儿童心理保健方法与步骤 1.心理发育筛查 (1)筛查时间:6—8 月进行首次筛查,1 岁半一 2 岁进行第二次筛查。 (2)筛查内容:首次筛查为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第二次筛查主要为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及孤独症。 2.建立心理保健档案 筛查可疑与异常的儿童需进行发育诊断评价,对诊断异常的儿童应建立问题儿童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并进行干预与追踪观察和效果评价。 3.高危儿童追踪管理 (1)管理范围: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