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不完全是坏事。最起码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主体意识增强了。然而,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却变得非常的着急和不知所措。的确,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困扰着孩子自己,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的烦恼。我们每个人都总在矛盾中生活,谁也摆脱不掉矛盾。我们只能正视它,解决它。我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或许对需要帮助的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叛逆心理的成因分析 叛逆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它是孩子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产生反抗的心理。也就是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 。 你 要我这样 ,我偏 那 样 ; 你 说这个好,我偏 说那 个好;你 让 我信 这,我偏 信 那 ; 叛逆心理的显 著 标 志 就是对所有的问题回 答都是否 定 回 答 ,其 本 质 就是要摆脱一切 干 扰甚 至 帮助,来寻 求人格 的自我独 立 ,是强烈 要求成熟 的心理能量 的增长,是一件 好的事情,无须 恐 慌 ,正确的引 导 会 造 就一个人才 ,错 误 的压 迫 会 毁 灭 一个人。 那 么 叛逆心理是怎 样 形 成的呢 ? 其 实 ,叛逆心理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只是我们父母没有发现并及时进行引导罢了。直到孩子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方感事情的严重,弄得家长们是措手不及。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了他们自己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逆反心理的形成,与青春期家长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如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某些事物被禁止,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讽刺、挖苦、体罚等,都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当青少年找不到良策去排解这种不断积蓄的压力时便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他们正处于性 格 形成和自我的独 立 意 识 增 强的时期,常 通 过否 定 权 威 和标 新 立 异 求得自我肯 定 。他们不是简 单 地去适 应 社 会,而 是希 望社 会承 认 他们的价 值和地 位 ,因 此 往 往 表 现得固 执 ,有意 采 取 与他人 不同的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