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amp;RPR专栏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amp;RPR专栏_第1页
1/9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amp;RPR专栏_第2页
2/9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amp;RPR专栏_第3页
3/9
1 北京埃迪恩电信系统有限公司 【业界新技术】 1. 光波分复用系统(W DM)技术要求 【RPR 专栏】 1. 新一代光环城域网——弹性分组环 2. 城域网新标准:弹性分组环RPR 【业界新技术】 光波分复用系统(W DM )技术要求 (2003-07-31 通新世界) 一、引言 在过去几年中,WDM 技术使得光纤丰富的带宽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然而,2.5Gbit/s或 10Gbit/s 的 WDM 信号经过 400-600km 传输后,还需要进行电再生中继。整个系统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如何在实现全光传输的前提下,降低传输成本,延长传输距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超长距传输环境下,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如采用喇曼放大器。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波形管理、功率管理、色散管理,以及信号编码采用RZ 编码和超强 FEC 等技术。信号在无电中继传输的距离达到 3000km,在实验室甚至达到了 10000km。鉴于国内外WDM 技术发展迅速,1.6Tbit/s 与 800Gbit/s 的 WDM 设备已经有商用化产品,并在干线网络上有实际应用。为了给研制和运营部门提供技术依据,在以往 WDM 标准基础上,制定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Tbit/s 部分与 800Gbit/s 部分》。 二、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标准介绍 我国于 1997 年在省际干线(西安-武汉)引入第一条 WDM 系统(Lu cent 公司的8*2.5Gbit/s 系统),从此揭开了 WDM 系统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序幕,WDM 技术系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也正式开始。1999 年,我国第一个针对 WDM 技术的标准——《光波分复用系统总 体 技术要求暂 行 规 定 》 (YDN120--1999) 正 式 发 布 , 标 准 中 对8*2.5Gbit/sWDM 系统及 16*2.5Gbit/sWDM 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2000 年,发布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32*2.5Tbit/s 部分》(YD/T1060--2000)。2000年对于中国 WDM 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从 1997-1999 年间,基于2.5Tbit/sSDH 系统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开始全面转向SDH10Gbit/s与 WDM320Gbit/s 系统,基于 10Gbit/sWDM 系统开始成为传输系统的主流。从 2000 年开始,对基于单波长为 10Gbit/s 的 WDM 系统的标准制定开始迅速展开。当时,正逢中国电信对 10Gbit/sSDH 和 320Gbit/sWDM 的选择测试。经过对实际设备及系统的测试,以及与各运营商和国内外厂家单位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制定出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amp;RPR专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