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时空坐标知识纵横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环境的比较 中西方比较项 中国西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内环境政府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进展规模,征收重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舞资本主义的进展,实行自由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进展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教育发达,技术先进资金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缺乏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拥有宽阔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巨大,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的海外利益审题技巧类——信息猎取“四处”寻找,题干、设问、教材“三者”关照[增分策略指导]第一处: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特别关注材料的介绍和出处,它能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第二处: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第三处: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想着设问,把设问与材料内容互相对比,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第四处:从材料之间逻辑关系挖掘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隐形知识”是指隐含在材料中,或材料之间不易为人注意,也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有时标点符号就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分号往往把材料分成几层内容,破折号往往表示解释与延伸,省略号往往代表段落的划分。设问中往往含有解答的方向性提示,更包括材料之外的隐性知识。[典型案例展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国别时间 英国德国美国1870 年32%13%23%1900 年20%17%30%1913 年14%19%36%材料三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是什么?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