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意见双击自动滚屏20*年,县委、县政府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按照构建绿色*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实际狠抓中央、省、市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农业、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2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1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绿色*的发展思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动力,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9%,达到1798元以上。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业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㈠20*年实现了农民增收的既定目标,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20*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3元,是在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的好形势下取得的,但仍低于全市人均增收水平。从目前分析来看,我县增收潜力大、带动面广的产业(项目)尚未形成,通过减负、补贴等政策性增收的空间有限,依靠涨价增收、传统产品增产增收的难度增大。如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农业增第1页共8页效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㈡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目前,我县农村交通、排灌设施、农业用水、病虫防治、营销和服务体系等生产条件严重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就有可能出现倒退局面,农民收入就有可能出现滑坡。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工作任务繁重艰巨。㈢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但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我县虽然是典型的农业县,但并不是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区。加上县乡财政十分困难,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农民自我投入能力弱,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发展。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较好的基础,但冰冻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2月上、中旬我县出现了近50年来罕见的低温强冻天气,全县8个乡镇114个村(居委会)普遍受灾,在田农经作物、畜圈、饮水设施、灌(排)水渠、乡村公路、电力设施、林木的损坏,给今年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抗灾保稳定,抗灾保增收的任务重、压力大。二、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㈤积极稳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按照《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鄂发〔2003〕17号)以及县委的具体部署,坚决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到位。在改革过程中,要强化领导,把握政策,严格程序,注重宣传,坚持做到工作上不断档、时间上不拖延、稳定上不出乱,确保实现“两减”、“两提高”、“两发展”的总体目标。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土地二轮延包为基础,以维护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目的,以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为基本原则,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县乡两级分别成立指导组和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确保20*年8月底以前完成土地二轮延包第2页共8页的完善工作,依法按政策确地确权到农户。分类处理各类土地纠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合理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提高土地生产率。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加大“一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按照有效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