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涧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5日在南涧彝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南涧彝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县长:施文妍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届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2017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复杂的疫情形势,县十二届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望过去五年:——最令人鼓舞的是,提前一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14463户56705人全部脱贫,4个贫困乡镇和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我们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令人振奋的是,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实现双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决策、精准调度,20万南涧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全县至今保持零疑似、零确诊的“双零”战果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业态、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超5亿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最令人自豪的是,综合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3538公里。大临铁路、南景高速公路(南涧段)实现通车,大南、宾南高速加快推进,南云高速建设全面启动,大临铁路小湾东站开通运营,南涧彻底告别了无铁路、无高速公路的历史,跨入了大理、普洱、临沧“1小时经济圈”。——最令人骄傲的是,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州前列。成功创建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旅游扶贫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美丽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平安县城创建成果丰硕,群众心底溢满获得感、幸福感。——最令人欣慰的是,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预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585元、1206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6年的3.5:1缩小至3.28:1。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州首位。移动支付、线上交易、远程医疗等场景创新让生活更便捷、更美好。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发展为要,跨越赶超新动能得到有效积蓄。我们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1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7763万元,是2016年的1.75倍,年均增长8.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089万元,是2016年的1.34倍,年均增长6.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595万元,是2016年的1.01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09776万元,是2016年的2.06倍,年均增长24.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751万元,是2016年的1.52倍,年均增长8.36%;实现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633990万元、768002万元,分别是2016年的1.29倍、1.8倍,年均分别增长5.32%、13.19%。(二)强力攻坚克难,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我们精准施策,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6.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673个。建成2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707户2988人“挪穷窝”“拔穷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7万户、住房质量提升1.03万户,农村静态危房全面消除。发放产业扶贫专项贷款9.49亿元,中长效产业覆盖全部贫困人口。教育、医疗、就业等帮扶政策落实到位。清华大学对口帮扶、沪滇协作成果丰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河湖“清四乱”“两违”建筑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取得实效。“森林南涧”建设深入推进,完成造林绿化10.5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19%,30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