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 文 写 作 中如何减少表达差错 公 文 是 一 种 既 简 单 明 了 又 容 易 出 现 差 错 的 文 种 , 要 想 尽 可 能减 少 差 错 , 主 要 应 具 备 对 语 言 文 字 的 驾 驭 能 力 。 这 种 能 力 , 是 从事 公 文 写 作 人 员 最 基 本 、最 普通, 而又 最 重要 、最 关键的 基 本 功,也就是 我们常说的 看家本 领。 怎样才能 掌握好这 项本 领呢, 现 结合平时核稿中发现 的 差 错 现 象进行剖析。 第一,要做到用语措辞准确,切忌词不达意或存在歧义。(这儿特别强调一 下“切忌”与“切记”在用法上的 差 异)。 公 文 具 有一定的 法律效力 和约束力 量, 具 有一 定的 权威性。 因此, 在用语 方面, 必须做到绝对 准确, 不能 闪烁其词, 模棱两可 , 更不能 产生任何歧义。 例如, 在一 次核稿过程中, 我发现 了 这 样一 段话, 它就是 用语 缺乏准确性的 例子。 在这 次大行动中, 凡临街门面, 一 律由政府补助资金, 安装统一 模式的 玻璃推拉门。 这 段话的 问题, 关键在于“临街门面”一 词的 属性范围, 文 中没有任何界定。 我反复阅读了 这 段文 字 的 上下段落, 发现 上下文根本 没有任何表述可 以佐证它界定的 范围, 因此, 对 “临街门面”这 一 概念, 可 以有若干种 理解。 一 种 是 :在城区的 临街门面, 由政府补助资金安装玻璃推拉门, 这 可 能 也是 公 文 写 作 人 员 的 本意。 但是 , 由于他的 粗心大意, 漏落了 “城区”这 个至关重要 的 界 —2 — 定语,使公文界定的范围出现歧义,除了刚才的理解外,还可以有另外的多种理解:一是在全区范围内凡有街道的地方实施;二是在城区和中心场镇实施;三是在城区和近郊几个场镇实施;四是在乡镇场镇实施。由于用词存在歧义,一旦公文发出,有可能使发文机关陷入被动。如果城区以外的场镇收到此公文后,凭此文件找区政府补助资金,政府将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化解这个矛盾。 再有一个例子,在一份公文送审稿里,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火三轮横行无忌,客货超载屡禁不止,我们必须严厉 打 击 。 粗 略 一看 ,这段话 没 有问 题 ,但 是仔 细 推 敲 ,发现它 仍 然 存在表 述 不清 楚 的问 题 。火三轮横行无忌是什 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