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VIP免费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_第1页
1/10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_第2页
2/10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是新形式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本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进行探讨。一、回顾历史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样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曾经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为了党本身的利益,批评必然是最坦率的。““各国民主主义者的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相互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不仅如此,恩格斯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19世纪90年代初,为了批判德国党内日益泛滥的错误思潮,恩格斯决定在党的机关报上公开发表马克思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以及给威.白拉克的信。当时,德国党的一些领导人担心公布马克思对德国党的批评意见会给敌人提供武器。恩格斯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答:“此文在正式机关报上转载,会使我们的敌人的进攻锋芒减弱,也许我们能够这样讲:请看,我们是怎样批判自己的,我们是唯一能够这样做得政党。”他还说:“担心这封信给敌人提供武器,证明是没有根据的。恶意的诽谤当然是借任何理由都可以散布的。但总的来说,这种无情的自我批评引起了敌人的惊愕并使他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个能给自己奉送这种东西的党该具有多么大的内在的力量啊。”“哪里还有另外一个政党敢于这样做呢。”很显然,恩格斯把批评与党的生命、党的团结、党的前途、党的力量结合了起来。从多个角度深刻阐明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第1页共10页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在回顾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的理论根源后,我们继续回溯历史。三大优良作风的提出背景是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创举。延安整风运动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它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打破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整风,使全党同志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达到空前巩固和团结,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为党的七大召开准备了条件,为战胜严重困难、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角度看,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毛泽东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其党风建设也日益成熟。这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意味着党在成熟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是一种更高水平、更有价值的成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通常又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自我批评的作风被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他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房子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因而也应该打扫和洗涤。他类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形象地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2页共10页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方法。他还以延安整风为例特别指出,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