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 查 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需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规范运作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至 2004 年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合作组织 1055 个,拥有成员万人,辐射带动农户万户。其中运行较好的合作组织(成员 30 人以上,辐射带动 50 户农民以上)464 个。2004 年,全市农村合作组织共代销农产品 59 万吨,代购农用物资万吨,年内销售收入达到亿元,盈余 5616 万元,组织成员人均增收500 元以上,比其他农户收入高出 10~15。XX 县区张而草莓协会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XX 县区食用菌协会连年被评为“XX 省先进农研会”。从组织方式看,我市农村合作组织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以运行较好的 464 个合作组织为样本分析,下同):一是大户领办型。由农民经纪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自身生产、经营、购销优势 领办。这类合作组织共有 327 个,占总数的。比较典型的是 XX 县区孙耿镇东盐村养猪协会,该协会 1999 年 9 月由养猪大户刘成海发起组建,现已发展会员 400 多个,带动章丘、商河、临邑、齐河等地的养猪大户 2000 多户。协会与济南、上海等地的几家大型猪肉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年销售商品猪 3万多头,会员户均增收 6000 元以上。二是农技部门领办型。依托乡镇农技服务部门建立,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服务。这类合作组织有 63 个,占。如XX 县区平阴镇肉羊合作社,2003 年 4 月由镇畜牧兽医站牵头组建,现已发展社员 600 户,户均增收 5000 多元,群众和社员赞誉“入社养羊,一只保吃粮、五只上学堂、十只盖新房、百只奔小康”。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龙头企业牵头发起,组织农户共同参与的一种经济利益联合体。这类合作组织共有 16 个,占。如 XX 县区蔬菜加工协同协会,由樱龙食品公司牵头兴办,发展 会员 120 个,以订单形式组织 1000 多户农民联合生产、加工、销售圆葱、牛蒡等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 5000 亩,年出口创汇 300 多万美元。四是专业协会型。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经政府部门审批或农民自发组织而成立,对内提供技术指导,对外推销产品、开拓市场。这类合作经济组织有 28个,占总数的。如 1997 年组建的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