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重商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庸俗政治经济学 D.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分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A 3.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A 4.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资料 C 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D.按比例发展规律 B 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私有制的产生 C 7.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C 8.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 A.观念上的货币 B.现实的货币 C.足值的金属货币 D.纸币 A 9.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货币的出现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C 10.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社会劳动为尺度 B.私人劳动为尺度 C.简单劳动为尺度 D. 抽象劳动为尺度 A 11.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交换价值 B.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A 12.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A.扩大的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相对价值形式 D.等价形式 C 13.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C 14.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D.降低劳动力价值 C 1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 16.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方法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不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