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分析: (一)透镜 1. 透镜对光线作用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眼睛和眼镜 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如果把眼睛看成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就相当于镜头,视网膜便是底片(图1)。 眼睛看远物时,进入人眼的光线可看成平行光,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这是正常眼睛的情况(图2); 眼镜:如果成像于视网膜前,便是近视眼,可戴近视眼镜(凹透镜)矫正(图3),使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成像在视网膜后,便是远视眼,可戴远视眼镜(凸透镜)矫正(图4)。 看近物时,正常眼睛能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老年人眼睛调节能力衰退,只能成像在视网膜后,俗称老花眼,可戴老花眼镜(凸透镜)矫正(图5)。 4. 眼镜的度数 φ =1/f 其中φ 表示焦度。f 表示焦距 度数=100φ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镜片标有-250 字样,它是什么镜片,焦度、焦距分别是多少?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1.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均为凸透镜 远处射来光线(可视为平行光),经过物镜后,会聚在它的后焦点外离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前焦点和物镜的后焦点是重合的.所以物镜的像作为目镜的物体,从目镜可看到远处物体的倒立虚像,由于增大了视角,故提高了分辨能力,图 6 如所示。 图 6 图 7 图 8 2. 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为了能得到一个正立的像,物镜仍用焦距较长的凸透镜,目镜要换用凹透镜。这样,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尚未会聚成像之前,遇到目镜(凹透镜),将使会聚光线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正立的虚像,以便观察地面上远处的物体,如图 7 所示。 (还有一种反射式望远镜利用凹面镜做物镜。优点:口径大,通过光本领强,就有利于观测宇宙遥远深处暗弱的天体。) 显微镜 目镜、物镜均为凸透镜 为了能获得微小物体或物体细部的放大的像,可用短焦距物镜和长焦距目镜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显微镜模型。物镜的作用是得到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的像作为物体,位于目镜的焦点内,以得到它的放大的虚像如图 8 所示(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你能发现它们的区别吗?) 【典型例题】 一. 观察比较法 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本单元检测题大多数围绕这些规律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