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实例 本文为《51 基础与应用实例》的部分内容,浅显易懂,《51 基础与应用实例》为三恒星科技公司公司编写,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正日益走向成熟。短距离无线通信泛指在较小的区域内(数百米)提供无线通信的技术,目前常见的技术大致有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蓝牙、HomeRF 和红外传输技术。 硬件设计 本例的硬件设计分别包括单片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设计和PC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设计。 单片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设计 本例中单片机的电平通过串口以及 I/O 控制口与PTE2000 直接相连,接口电路如图 8-16 所示。 图 8-16 单片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原理图 S1 是复位键,与C3,R1 构成了复位电路;Y1 是 12MHz 的晶振,决定了单片机串口的传输速率;单片机的P3.0 引脚和PTR2000 的DO 相连,单片机的P3.1 引脚和PTR2000 的DI 相连,实现串行数据传输; PTR2000 的TXEN,CS,PWR三个引脚分别和单片机I/O控制中的P2.0,P2.1,P2.2相连。 C 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设计 PC 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的原理图如图 8-17 所示。 图8-17 PC 机和PTR2000 接口电路原理图 因为PC 机的串口支持RS-232 标准,而PTR2000 模块支持的是TTL 电平,所以需要MAX202来完成PC 机和PTR2000 之间的电平转换。 PC 机的串口通过 MAX202 与 PTR2000 模块的串行输入,输出引脚 DI,DO 相连;PTR2000的低功耗控制引脚 PWR 接VCC 高电平,让其处在工作状态;频道选择引脚 CS 接GND 高电平,即采用通信频道 1(433.92MHz);TXEN 引脚由 PC 机串口的RTS 信号来控制,决定了 PTR2000模块的发送/接收状态。C7,C8,C9,C10 的电容值都是0.1μF。 PC 机端的串口传输速率也需设定为96kb/s,和单片机保持一致。 软件设计 本例中由两个通信终端,分别是单片机和PC 机,两部分的软件相互对应,设置各自的PTR2000模块的功能工作状态。这里着重介绍单片机端的软件设计。 出于方便的考虑,本例中已固定了通信频道,并且让 PTR2000 模块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能使用待机状态(这两点已经在硬件的设计上有所体现)。这样,单片机和PC 机端软件就这要在于PTR2000 发射还是接受状态的设置。 发射:收到接受命令后,应先将 PTR2000 模块至于发射模式,即将 TXEN 置一。然后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发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