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安全防范架构 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作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确保博物馆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性,必须以建立安防制度为依据,以签订安全责任为抓手,以强调消防安全为重点,以提倡人防第一为核心,努力确保博物馆安全有序运行。 一、以建立安防制度为依据,通过规范各部室安防工作,通过组织突发事件安防应急演练,落实、检验一系列安防制度。 (一)规范化的前提是制度化。博物馆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兄弟博物馆的有关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征求意见形成本单位安防工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以下简称《安保制度》)、《博物馆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安保制度》明确:馆长全面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分管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人、其他行政班子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单位员工以及保卫部等的工作职责。《安保制度》规定:本馆安保人员及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岗位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和保密制度;规 定:保卫部必须制定安全、消防的紧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规定:本馆全体员工严格遵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二)制度化的落实靠规范化。博物馆在制定安全保卫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制定一系列确保这些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 实的规定,如:《保卫部相关工作规范》、《藏品保管工作规范》、《设备安全管理规范》、《计算机网络管理规范》以及各部室安全管理规定。在《保卫部相关工作规范》中,制定很具操作性的博物馆展厅钥匙管理制度、展厅观众紧急疏散工作预案、展厅内紧急停电预案、展厅保安人员工作规范、展厅闭馆清场工作制度、监控中心工作规范、保安中心工作规范、门卫值班制度、消防控制设备管理操作规范等。 (三)制度化、规范化的检验是实战化。为使一系列安防工作规章制度真正实现规范、切实落到实处,博物馆建立突发事件(或事故)预防预警机制,设置突发事件(或事故)应急工作规程和处置流程,明确突发事件(或事故)善后处理和问责追究规定,并进行安防应急(防火)演练。在突发事件(或事故)处置流程中设置四类:1、自然灾害(包括不可预知的其它因素);2、馆藏文物被盗(抢)、损坏事故;3、火灾事故;4、严重人身伤害事故。通过安防应急演练,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定要得到有效的检验,也可以做到平时多一点认真,突发事件(或事故)来临时少一点损失。 必须“向制度要安全”,扎实执行一系列安防工作规章制度,认真规范各部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