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定位与车辆监控综述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都希望利用新的技术来为生产、生活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在卫星定位、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促进下,车辆监控应运而生了。车辆监控系统是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现代通讯技术综合在一起的高科技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任何装有 GNSS 接收机的移动载体的动态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时间、状态等信息,实时地通过无线通信网传至主控基地中心,而后在具有强大地理信息处理和查询功能的电子地图上进行载体运动轨迹的显示,并能对载体的准确位置、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用户感兴趣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 2.车辆监控产业发展状况 2.1 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汽车行驶记录仪便伴随着汽车里程表而诞生。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记录仪开始在汽车运营中得到自发性的广泛应用。1953 年,德国开始对客车和载重超过 7 吨的货车强制推广使用行驶记录仪,随后欧共体道路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总结评估后,也实施了相关条例。而车载 GPS 导航系统则最早出现在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在 1994 年生产的“7”系高级汽车上。 随着电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欧盟近年来逐渐发展了 TACHONET(处理卡车转速计资料信息交换的通信设施)的概念,通过建立 TACHONET 通信网络,促进智能卡和数字式 tachograph 的信息在欧盟个成员国之间的及时交换和共享,进而促进对于长途运输及tachograph 相关执法信息管理的便捷、高效。最终通过控制疲劳驾驶和超速,提高道路安全性,并确保驾驶员、货物承运人及其他交通方式的公平竞争。 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等国同样车辆监控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作用,但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的数据记录功能,以及他在事故分析处理中的作用。 日本也在有关机动车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具体内容,明确了管理运营规则。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在导航定位和车辆监控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2.2 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测量监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当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式记录仪产品开发成功,我国开始在少数地区使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及企业自主研制的数字式记录仪。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生产的数字式记录仪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并在以配套产品的使用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据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