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带压抢险堵漏技术 吉林化工学院 胡忆沩 1、前言 带压抢险堵漏技术是采用特制夹具、顶压器具、密封材料对正在发生的泄漏进行快速止漏的特殊技术手段,是保证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不可或缺的应急抢险技术。由于带压抢险堵漏技术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也为我国的消防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消防技术理念。既在事故发生后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切断危险化学品泄漏源,避免燃烧、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长途输油、输气管道近35000 多公里;加油站4.5 万个;汽车槽罐车3 万多辆。这些部门,一旦出现突发泄漏事故,极易形成燃烧和爆炸性混合物,随后即可引发燃烧、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给社会经济、企业生产、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和危害,直接影响社会安定。 1998 年 3 月 5 日, 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燃事故,12 人死亡,30 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周围3 平方公里的居民紧急疏散,全市数十万户居民用气紧张,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2003 年的9 月仅在吉林省,9 月 6 日,9 月 12 日和9 月 13 日,即在长平高速公路、长春净月大街和302 国道发生了危险品液氨、化工稀料爆燃和液体甲醛槽车突发泄漏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大面积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最典型的事故是1984 年 12 月美国联合碳公司在印度BOPAL 毒气泄漏事故,厂区附近2500 名居民死亡,25 万人受伤。我国最典型的事故是2003 年 12 月 23日的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造成253 人死亡,震惊世界,中国石油最高领导人引咎辞职。 据美国CSB 化学事故报告中心有关资料报导,2000~ 2002 年因化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中,中国排在世界第一位。从2000 年 4 月至2001 年 11 月,我国在运输化学品中发生的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126 起, 造成114 人死亡、200 人受伤、64 人中毒。 我国公共安全科技问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凸现出来,应当引起决策层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每年我国由于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共计2500 亿元,约占GDP 总量的2.3%,其中由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引发的损失达600 亿元。科技部973 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在谈到火灾事故时指出,2003 年共发生火灾254811 起,死亡2497 人,伤3098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