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_第1页
1/7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_第2页
2/7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_第3页
3/7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 夏夏 @ 2008-04-10 21:45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力到地方,必然会出现在中央和地方在集权上的矛盾,也因此会出现一次中央和地方在权力上的调整。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自然、经济,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三者兼顾,若不能,则会只考虑政治因素。 从政区地理的角度考察,行政区划基本上有四个要素:一是层级;二是幅度;三是边界;四是行政中心。 一、秦统一前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商周时期,封邦建国,分土而治,可以说没有行政区划。 1 ) 最早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县。县最早并非指基层政区的县,而是指国都之外的效野乡聚之地,与“鄙”同义。春秋时,诸侯国开疆拓土,对新得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国君设县直接统治。 作为行政区划的县有自己的特点,即:中央直属,置官分守,各有分地,县长官食禄不食邑,临民不临土,流动不世袭。 2 )郡亦出现于春秋,但较晚于县。一般设在边远之地,具有军事防守的性质,经济开发程度也相对低于县。一郡之长称守,由将军充任,可征发一郡兵力,进行征伐;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后又称令。边地郡大,遂分置数县;内地事多,遂在数县上置郡以统之。于是才逐渐形成以“以郡统县”的制度。 整个战国时代,郡县制与采邑制始终并存,至秦统一,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划一的地方行政区划。 二、郡县制的确立 1 ) 郡级政区 公元前 2 2 1 年,秦统一中国,设 3 6 郡,以后逐渐总共形成 5 0 个郡级的政区。 秦汉之际,项羽以梁楚九郡自立为西楚霸王,其余分封 1 8 诸侯王。刘邦因之,分封异姓诸侯王 7 人。为了维护刘家的天下,又翦除异姓诸侯王,大封同姓诸侯王 9 人。 文帝时,用贾谊计,“以亲制疏,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用分地的办法削弱诸侯王。 景帝时,用晁错计,“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从而引起吴楚七国之乱。平乱后,诸侯国版图大为减小,政治经济特权被剥夺,诸侯仅衣食租税,王国的地位与郡相同。 武帝时,用主父偃计,行推恩令,使诸侯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后又取消了王国的置吏权,再行左官之法,使王国的官吏与同级郡的官吏相比,级别降低。 因此,到武帝时,才正式实现了郡县两级制。 2 )县级政区 秦县约1 0 0 0 个。西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