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先进事迹材料撇在人堆里,你绝对不会注意到他,普通的身材,普通的长相,就连肤色也像土地;见了上面来的人,谦和,甚至有些谦恭;不太会讲普通话,更不会作哪怕一丁点的煽情表达,让他介绍自己的事迹,在XX省就有一大半地方的人听不懂。这个人就是张章宝,XX省xx市xx旗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怀武说,他是典型的乡土上的检察官,生长于乡土,根植于乡土,与乡土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了解乡风乡俗乡民,所以,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又有他天然的优势;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检察官,但他党性原则强,政治素质高,爱岗敬业,忠于法律,所以,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最基层的实践者。张章宝自己也说,“我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看着农民冒着严寒酷暑,那么大老远一趟一趟地跑,那么无助和无奈我就难过,就不由地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出身于农民,所以也最知道农民的辛苦,农民的困难,他们没有门路,不太懂法律,也没多少知识,只要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再苦再累也值得。”正是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张章宝走遍了全旗298个行政村,与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赢得了老百姓广泛的赞誉。特别是1996年他走上控申科科长的岗位以来,先后接待来访群众3800余人次,亲自办理各类信访案件414件,解决集体访、告急访266件,所办理的各类信访案件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他热爱乡土与乡亲,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分子,当他拥有某种力量能够帮助乡亲们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全心全意,他的真情实干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乡亲们有事时总是指名要找张章宝帮助解决,他们亲切地称他为“宝哥”或“宝科长”张章宝担任检察官28年,经常下乡到农民家,从来都是赶上什么吃什么,苦菜就馒头能吃,肥猪肉片子能吃,累极了,就在农民家的炕头上眯瞪一觉,多脏的铺盖都能盖上就睡。有人问张章宝解决涉农信访问题有什么诀窍,张章宝说:信任,农民信任你,问题就好办。而要农民信任你,首先要让农民把你当自己人,第1页共7页这样才会给你掏心窝子讲话,你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而要想让农民把你当自己人,你首先不能把农民当外人,要能融入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有感情。大城西乡一位大娘到旗检察院反映问题,一进门,二话没说,穿着带泥的鞋就盘腿坐到了床上,边抽烟烟灰边往床上掉。张章宝赶忙倒水沏茶给大娘端了过去,又轻声细语问大娘:“有啥事,您跟我唠叨唠叨。”一看张章宝这态度,大娘一肚子的怨气顺畅了不少,就一五一十地把要反映的问题说了。张章宝一听,大娘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检察职责范围,但他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当即与有关部门协调,给了大娘一个满意的答复。看着大娘远去的背影,有同事抱怨说:“她把床单蹭得那么脏,你还给她端茶倒水。”张章宝说:“她那么大老远来反映情况,那是信任咱检察院,我们要尽力帮助她解决问题才对得起她的信任,至于洗个床单那又算个啥。”对农民有感情只是做好涉农信访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还需要能够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切切实实为农民解决问题,否则再有感情也没有用。张章宝就是这样,农民的事只要找到了他,他常常表现得比农民还着急。2008年1月24日,已经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一。一大早,沙海子村数十名村民就来到旗检察院反映村主任周某有贪污问题。科里的干警都以为“这事儿肯定得年后再查了”。没想到张章宝说,此事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不好农民连年也过不好,一刻也不能耽误,立刻进行调查。随即,他带干警冒着刺骨的寒风,马不停蹄地进村展开调查,很快就发现村主任周某确实存在大量的不合理支出,但不存在“贪污”。张章宝把平时见面就吵的双方“冤家”约在一起,一笔一笔地给大家解释,并指出了周某的错误,终于化解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事后,周某逢人就说:“是张科长还了我一个清白,我也能过一个好年了。”而村民们也都说:“张科长给了我们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我们相信他。”张章宝了解乡亲们的美德,也了解他们的缺点,所以,他能够很容易地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找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