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及执行标准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管道、厚度为2mm~400mm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等级为AB 级。 1.2.执行法规及标准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T12605—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JB/T7902—2006 《线型像质计》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2003)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2.人员要求 2.1.从事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2.2.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 并要求距离 400mm能读出高为0.5mm 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3.透照设备及器材 3.1.射线机的能量对经常透照的工件应有足够的穿透剩余能量,在满足穿透能力时,使用额定负荷的 80%的能量,射线机在投入使用前应制作相应的曝光曲线。 3.2.胶片应采用T3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对于采用γ射线检测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时应采用T2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固有灰雾度不大于0.3。 3.3.增感方式采用铅箔增感屏,X 射线检测时,前屏厚度为 0.02mm~0.03mm,后 屏 厚 度 ≥ 0.1mm ; 对于γ 射 线 检 测 , 其 前 后 屏 的厚 度 应符 合JB/T4730—2005 表 1 之规定。 3.4.像质计选用及放置 3.4.1.根据公称厚度 T,透照厚度 W,透照方式和像质计摆放位置,按照JB/T4730—2005 之 4.11.3 条选用像质计并确定应识别的丝号,以适应工件透照后对像质计灵敏度的要求。如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临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 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认识该丝是可识别的。 像质计必须是完好的,其所有标记必须完整的显示在底片上,金属丝无变形和错位,像质计的材质必须与被检材料相同或相似。 3.4.2.像质计的放置 3.4.2.1.在非连续性拍片时,每张底片都必须放置像质计。像质计应放在射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 部位)。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钢丝置于外侧。 3.4.2.2.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周向曝光技术,至少在圆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