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县支行如何在县域经济中 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农行怎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大做强县域农村金融经营业务,是农行面临的一项政治性任务和业务经营的重大课题。 一、农行应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自己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一方面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市场,吸纳城市技术和理念,成为城市经济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农副产品外调的通道和集散地,为农副产品进入城市提供支持。县域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车头,也是农行主要的经营据点和基础,直接影响全行的经营状况和改革发展大局。作为农行的基层经营单位,县级支行必须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认真分析市场特征,找准市场定位,主动对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转变观念,深度介入,巩固和扩大市场。在加大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支行要迅速提升营销水平,不断拓宽业务经营阵地,大力依托县域经济来发展壮大自己,确保农行可持续发展。 二、知己知彼、分清优势和劣势 (一)自身优势和劣势。 2 1.优势。从整体上看,农行在县域经济中还有三大优势:具有以国家信誉为基础的信用保证;遍及全国城镇的网络;制度健全、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从具体业务经营看,农行在扶贫开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传统的网点优势的基础上有雄厚的科技投入,可不断推动业务和技术创新;一级法人管理体系,能筹集大量资金支持大项目;中间业务品种较多,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2.劣势。一是营销方式落后。目前县级支行的营销仍然主要是通过柜面、ATM、电子银行等渠道销售相对单一的产品,手法仅限于利用宣传营销、关系营销等手段拉存款、放贷款,利用信贷资源代理保险等,对回头客而言往往易造成是在帮助银行完成任务的感觉,没有为客户创造价值。表现为客户忠诚度低,如存款表现为波动大,经常搬家,导致 “三天不喝酒,存款往下走”,营销成本很高,存款稳定性差。根源在于不能为客户提供财务顾问和理财服务、不能为客户资产增值、创利,这种状况制约了营销工作的质量。二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缺乏应有的竞争活力。一是近年来由于扁平化改革和人员分流工作的实施,县支行的业务骨干和营销人才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