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热的机制与调节 1.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上限。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正常人上午体温较低,下午略高,24 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较高。发热可以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活动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严重发热可对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在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层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直至死亡。 2.发热的原因: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 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 次 为病毒等 。 (二 )非 感染性疾病: 1、血 液 病与恶 性肿 瘤 : 如 白 血 病、恶 性组织细胞病、恶 性淋 巴 瘤 、结肠 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等 。 2、变 态 反 应 疾病: 如 药 物 热、风 湿 热。 3、结 缔 组织病: 如 系 统 性红 斑 狼 疮 (SIE)皮肌 炎 、结 节性多动脉 炎 、混 合 性结 缔 组织病(MCTD 等 。 4、其 他 : 如 甲 状 腺 功能亢 进 、甲 状 腺 危 象 。严重失水或出 血 、热射 病、中暑 、骨 折 、大面 积 烧 伤 、脑出 血 、内脏血 管 梗 塞 、组织坏 死等 。 3.发热的机制: 发热的基 本 机制: 传染性发热、炎 症 性发热、变 态 反 应 性发热等 ,其 共 同的致热物 质都 是内生致热原,或是外 致热原激 活了 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 发热机制的中心环 节是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 点 的上移 。第 一是信 息 传递 ,激 活物 作 用 于 产致热原细胞,使后者 产生和释 放 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经血 流 传递到 视 前 区 前 下丘 脑; 第 二 是中枢 调节,即 内生致热原以某 种方 式 改 变 下丘 脑温敏神 经元 的化 学 环 境 ,使体温调节中枢 的调定 点 上移 ,于 是正常血 液 温度 变 为冷 刺激 ,体温中枢 发出 冲 动,引起调温效 应 器的反 应 ; 第 三 是效 应 部分,一方 面 通 过运 动神 经引起骨 路 肌 紧 张 度 增高或寒 战 ,使产热增加,另 一方 面 ,经交 感神 经系统 引起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