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取代基及溶剂对紫外光谱的影响实验报告 系 别:材料学系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701 班 实 验 人:李永懋、马斌、苏天、陶刚、任文彦、 王宇凤、王楠、吴赛、杨刚、杨克、 姚松、张远伟、张妍兰、赵妍 指导教师:郭清萍 实验时间:2010 年 5 月 一、目的要求 1. 学 习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紫外光谱之间的关系 2. 了 解不同极性溶剂对有机化合物紫外光谱吸收带位置、形状及强度的影响 3. 学 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有机化合物紫外光谱是由分子中价电子(σ 、 π )或未成键电子( n)跃迁产生的。电子跃迁主要有σ → σ *、 n→ σ *、 n→ π *、 π→ π *四种类型。根据跃迁类型吸收带又有K 带、B 带、R 带等。只有π → π *共轭的分子出现K 带,吸收强度最强。B 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光谱的特征吸收带,属π → π *跃迁,当芳环上联接一个发色基团时,可观察到B 带,吸收强度居中。单个发色基团的n→ π *跃迁的谱带叫R 带,吸收强度最弱。 苯在230~270 之间出现的精细结构是其特征吸收峰中心在254nm附近,其最大吸收峰常随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而发生位移。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来说,改变溶剂的极性会引起吸收带波长发生变化。极性溶剂对n→ π *跃迁的影响使n→ π *跃迁发生蓝移(即紫外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想短波方向移动) 。 极性溶剂对π → π *跃迁的影响是使π → π *跃迁发生红移(即紫外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UV— 1901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带盖石英吸收池(1cm) 10mL 具塞比色管:3 支 5mL 具塞比色管:10 支 1mL 吸量管:6 支 0.1mL 吸量管:2 支 2.试剂 苯、乙醇、环己烷、氯仿、丁酮、异亚丙基丙酮、正己烷 HCl( 0.1mol/L)、 NaOH( 0.1mol/L) 苯的环己烷溶液(1+250) 甲苯的环己烷溶液(1+250) 苯酚的环己烷溶液(0.3g/L) 苯甲酸的环己烷溶液(0.8gL) 苯胺的环己烷溶液(1+3000) 苯酚的水溶液(0.4g/L) 异亚丙基丙酮的水溶液(0.4g/L) 异亚丙基丙酮的氯仿溶液(0.4g/L) 异亚丙基丙酮的正己烷溶液(0.4g/L) 四、实验步骤 1.苯以及苯的一取代物得吸收光谱测绘 ( 1)在石英吸收池中,先加入环己烷,再加入两滴苯,加盖,用手心温热吸收池下方片刻,在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