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1 引言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低压变频器,其输出电压一般为220~650v、输出功率为0.2~400kw、工作频率为0~800hz 左右,变频器的主电路采用交-直-交电路。根据不同的变频控制理论,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v/f=c 的正弦脉宽调制模式 (2)矢量控制(vc)模式 (3)直接转矩控制(dtc)模式 针对以上三种控制模式理论,可以发展为几种不同的变频器控制方式,即 v/f 控制方式(包括开环 v/f 控制和闭环 v/f 控制)、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矢量控制vc 的一种)、闭环矢量控制方式(即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vc 的一种)、转矩控制方式(矢量控制vc 或直接转矩控制dtc)等。这些控制方式在变频器通电运行前必须首先设置。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 2 楼 2 v /f 控制方式 2.1 基本概念 我们知道,变频器v/f 控制的基本思想是 u/f=c,因此定义在频率为fx 时,ux 的表达式为ux/fx=c,其中 c 为常数,就是“压频比系数”。图 1中所示就是变频器的基本运行 v/f 曲线。 图1 基本运行v/f 曲线 由图1 可以看出,当电动机的运行频率高于一定值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不再能随频率的上升而上升,我们就将该特定值称之为基本运行频率,用fb 表示。也就是说,基本运行频率是指变频器输出最高电压时对应的最小频率。在通常情况下,基本运行频率是电动机的额定频率,如电动机铭牌上标识的50hz 或60hz。同时与基本运行频率对应的变频器输出电压称之为最大输出电压,用vmax 表示。 当电动机的运行频率超过基本运行频率fb 后,u/f 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输出频率的上升而减少,电动机磁通也因此减少,变成“弱磁调速”状态。 基本运行频率是决定变频器的逆变波形占空比的一个设置参数,当设定该值后,变频器cpu 将基本运行频率值和运行频率进行运算后,调整变频器输出波形的占空比来达到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改变基本运行频率的参数设置,如确有必要,一定要根据电动机的参数特性来适当设值,否则,容易造成变频器过热、过流等现象。 2.2 预定义的v/f 曲线和用户自定义 v/f 曲线 由于电动机负载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很多变频器厂商都推出了预定义的v/f 曲线和用户自定义的任意 v/f 曲线。 预定义的v/f 曲线是指变频器内部已经为用户定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曲线。如艾默生 ev2000 变频器有三种特定曲线(图2a),曲线1 为2.0 次幂降转矩特性、曲...